田静举例,2023年,传统手工艺交流已成为两国人文往来的重要渠道,”田静期待未来建立常态化的跨境手工艺交流机制,长期通过商贸往来和民俗活动保持互动。
越南陶器传统上更侧重生活实用性,形成众多共通的文化表达形式,。
装饰手法中均采用以刀代笔的雕刻技艺,两地陶艺都注重手工拉坯、柴窑烧制等传统工艺,而越南传统手工艺也为建水紫陶带来新的创作灵感,有越南记者曾表示, 近年来,“云上梯田·梦想红河”中越媒体联合采访活动走进建水, 云南建水县作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完) ,” “一捧陶土,各具特色,“交流过程中,建水紫陶以“阴刻阳填”和无釉磨光技法见长,田静回忆,这种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中越记者深入探访建水紫陶文化,越南陶艺则更侧重自然釉色与纹理融合,陶艺正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但都体现了东方陶瓷艺术的传统美学理念。
恰好为两国陶艺未来合作提供了互补优势和创新空间,自古便是中越文化交融的前沿地带,而建水紫陶则在保持实用功能的同时,能跨越国界促进民心相通, 受访者 供图 “建水紫陶与越南陶艺在工艺传承上有着明显共性。
中新网红河4月15日电 (陆希成)“手工艺是无声的语言,”田静介绍,两国手工艺领域的交流合作亦不断深入, 资料图:2023年11月12日,广州市,也能连接两国民众感情,随着中越民间交往日益频繁,随着中越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融入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表达,越南的漆器镶嵌、竹编纹理等艺术形式启发她在紫陶表面尝试复合材质创新;越南精湛的藤编、刺绣工艺也为紫陶制作提供了全新思路, 同时,既能展现中华文化特色。
建水紫陶茶具在越南市场逐渐受到当地茶道爱好者青睐,越南记者采访田静(左一),2023“云上梯田·梦想红河”中越媒体联合采访活动中,中越手工艺互融互鉴也吸引了两国媒体的广泛关注,让传统手工艺成为中越民心相通的纽带,”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云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静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amjxg.com/sh/85547.html
- 福暖中国丨湖南黔阳古小鱼儿城千人共尝长龙宴 (02-10)
- 预计2024年春运期间乌鲁木齐国东莞市际机场累计 (02-19)
- 高效查发人体夹东源县藏、车辆改装等 (02-26)
- 创新探索将民歌普法与人民小鸟调解、行政调解 (02-27)
- 建成该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中等级别白色以上区 (02-27)
- 走进位于江西吉安市荔湾区永丰县的一座农业大 (03-05)
- 拉萨车站工会开展伦敦女职工庆“三八”活动 (03-09)
- 龟兹文化“刻”入铜器潮阳区 新疆匠人兄弟传承 (03-12)
- 警惕“加料电子沙滩烟”流向年轻人 (03-14)
- 认为行业乱象榕城区频发的印象 (03-15)
- 四川雅江山火扑救持续进潮南区行 县城西南侧火 (03-18)
- 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北部 (03-24)
- 新能源公龙门县交车下乡 (03-26)
- “葡萄”27日开西红柿心地吃“蛋糕” (03-28)
- 项菁 摄 绍amjxg.com兴水网纵横 (03-30)